全球國際海運八個咽喉要道在哪里?
今天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世界上最重要的八個咽喉要道。
1·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
假設我們從上海向東環繞地球一圈,跨過寬闊的太平洋后,要進入大西洋,首當其要沖的當然是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a)位于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世界橋梁”。巴拿馬運河由美國建造完成,1914年開始通航。現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于水閘式運河。從一側的海岸線到另一側海岸線長度約為65千米(40英里),而由加勒比海的深水處至太平洋一側的深水處約82千米(50英里),寬的地方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
在沒有巴拿馬運河之前,北美、中美、和南美大地無縫連接,要從太平洋到大西洋,只能從南美洲的最南端繞過去。顯然,從中美洲狹窄地段挖一條運河,將兩大洋打通,讓洋洋聯手,方得人意。
不要以為巴拿馬運河像蘇伊士運河那么古老,它其實在1914年才竣工通航,是由美國人建造的,現在由巴拿馬管理。運河穿過首都巴拿馬城,在北端的科隆(Colon)進入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全長65公里。
由于地勢的起伏,巴拿馬運河靠多級船閘調節水位,以保證河水的深度和船舶的通行,美國在這方面頗有經驗,紐約的伊利運河上就有許多這樣的船閘。但是這樣一來,船舶通過的速度較慢,從2024年起,巴拿馬運河每天只能過24艘貨輪。
由于巴拿馬運河的存在,中國到美國東海岸的貨輪可以通過全水路(ALW - ALL WATER)直達。雖然運價便宜,但航程長。當然也可以先海運到美西港口,再走鐵路轉運到美東(MLB - MINI LAND BRIDGE),航程雖能縮短一周,還不受巴拿馬運河通航條件的影響,但運價相對高。
二·直布羅陀海峽(Strait of Gibraltar)
從巴拿馬運河出來就是加勒比海,繼續向東,跨過大西洋,歐非大陸橫在面前。要穿過去,必須要進入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摩洛哥(Morocco)和西班牙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是必經之路,戰略要地顯而易見。
直布羅陀(Strait of Gibraltar)海峽,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西經5度36分,北緯35度57分);最窄處在西班牙馬羅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間,寬僅14千米。“直布羅陀”為英文譯名。
直布羅陀海峽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門戶。該峽最窄處僅13千米,其西面入峽處最寬,達43千米;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約375米;自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為每小時4千米。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們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探險船隊曾頻繁地通過這里而到達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羅陀海峽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道
突然發現摩洛哥是對華免簽國,估計一帶一路已經通到了首都拉巴特(Rabat)以及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三·土耳其海峽(Turkish Straits)
進入地中海繼續向東,路過兩岸的歐、非國家,終于在左邊(北岸)看到了亞洲的陸地,屬于土耳其。到了這里,不能不提土耳其北面的那一片海,就是黑海(Black Sea),海的北岸是烏克蘭和俄羅斯,海中間的那個半島就是克里米亞,俄烏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的地方。
黑海不是內海,而有一個出口通向愛琴海。
這就是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三部分,全長361千米,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土耳其海峽是黑海唯一通向地中海的通道,把守著黑海的大門,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可以把俄羅斯的黑海艦隊關在里面,正是北約想要的,于是,土耳其在1952年被納入北約,成為會員里唯一的伊斯蘭國家。冷戰結束以后,俄羅斯也不斷改善和土耳其的關系,使土耳其兩頭得利,占盡地利,有持無恐。
博斯普魯斯海峽,由于它穿過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Istanbul),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
四·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
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歐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
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蘇伊士運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島變成非洲大陸,埃及橫跨亞非,西南亞、東北非以及南歐的貿易更繁忙。
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全長190公里,成為非洲大陸與歐亞大陸的分界線。在此之前,非洲和歐亞大陸也是無縫連接,蘇伊士運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島變成非洲大陸,埃及也和土耳其一樣,橫跨兩個洲。由于埃及國土的絕大多數在非洲,只有西奈半島在亞洲,通常被認為是非洲國家。
蘇伊士運河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因此不需要船閘改變水位,這是與巴拿馬運河的另外一個主要差別,這也使其吞吐量遠大于巴拿馬運河。埃及政府靠收取運河過路費,大幅度提升了GDP!
過了蘇伊士運河,就是紅海。這個地方因為《紅海行動》而被國人津津樂道。其實早在600多年前,中國人就在那里行動過:鄭和率領的大型船隊曾經訪問過紅海!可惜當時蘇伊士運河還沒有建成,要不然,鄭和到歐洲一游,帶些真正的“西洋鏡”回國,永樂大帝也許就坐不住了……
600年后的今天,紅海依然是一個“百舸爭流”、人聲鼎沸的地方,有的在航行,有的在護航。除了水上漂的,還有天上飛的,有的在點火,有的在攔截,但還是有火被點著了……我們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吧,去紅海的另外一個隘口——曼德海峽。
五·曼德海峽(Mandab Strait)
曼德海峽,也稱巴布-埃爾-曼德(阿拉伯語:??? ??????),通稱“曼德海峽”或“曼達布海峽”(the Mandab Strait)是連接紅海和亞丁灣的海峽,位于紅海南端也門和吉布提之間。位于亞洲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蘇伊士運河通航后,為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紅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經之地,戰略地位重要。海峽寬約26-32千米,平均深150米,其間分散著一些火山島,丕林島將海峽分成小峽和大峽,小峽在亞洲一側寬約3.2千米,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峽中主要航道;大峽在非洲一側寬約25.95千米,水深 33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島。
無奈好景不長,“南邊日出北邊雨”,海峽北岸的也門也出了一幫猛人,號稱胡塞(Houthi)武裝組織,在那里興風作浪,有選擇、有組織地攻擊來往船舶,把不聽話的人胡亂塞入野門……
現在紅海已經“紅得好像燃燒的火”,惹不起、趕緊跑,離開亞丁灣繼續向東,便是阿拉伯海,而連接阿拉伯海的還有阿曼灣(Gulf of Oman)。到了這里,必須要提到連接阿曼灣和波斯灣(Persian Gulf)的霍爾木茲海峽。
六·霍爾木茲海峽(Hormuz Strait)
霍爾木茲海峽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16世紀初葡萄牙帝國開始入侵該地區,其后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作為當今全球最為繁忙的水道之一,霍爾木茲海峽又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每年有大量的石油從這里運出,因此霍爾木茲海峽被譽為西方的“海上生命線”、“世界油閥”、“石油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英語:strait of hormuz;阿拉伯語:???? ????;波斯語:?????? ?????)是連接中東地區的重要石油產地波斯灣和阿曼灣的狹窄海峽,亦是阿拉伯海進入波斯灣的唯一水道。海峽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大島叫格什姆島,北方有霍爾木茲島等,皆是伊朗的島嶼 。南部屬阿拉伯人為主體民族的阿曼國。
中國從波斯灣進口大量的石油,因此也非常關注那里的情況。據說,中國第二個海外基地將在阿曼建立,以保護中國的利益。
七·馬六甲海峽(Strait of Malacca)
離開阿拉伯海向東,繼續我們的環球之旅,經過斯里蘭卡,跨過孟加拉灣,來到馬來西亞的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Sumatra)之間的狹窄航道,這就是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又譯做麻六甲海峽(英語:The Strait of Malacca;馬來語:Selat Melaka):是位于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近代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交通港埠,國際上習慣用它稱呼該海峽。區別:新加坡海峽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屬緬甸海,東南端連接中國南海 [3]。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西北部最寬達370千米,東南部的新加坡海峽里最窄處只有37千米,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
經馬六甲海峽進入中國南海(從新加坡到臺灣附近)的油輪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馬六甲海峽對于日本、中國、韓國,都是最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是“海上生命線”。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歷史遠達兩千多年。它是亞、非、澳、歐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通道,許多發達國家從外國進口的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經過這里運出。由于海運繁忙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馬六甲海峽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
八·臺灣海峽(Taiwan Strait)
從新加坡回上海,最佳路線是經過南海,再穿過臺灣海峽,進入東海。海峽長度約400公里,寬度最窄的地方才130公里。臺灣海峽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
臺灣海峽,是中國大陸與臺灣島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西起福建省沿海,東至臺灣島西岸;南北界線有多種說法,一般標準是:南起臺灣南端貓鼻頭~廣東南澳島之間的連線,北至臺灣北端富貴角~福建連江北茭的連線。
臺灣海峽,是貫通中國南北海運的要道,處于中國東海大陸架上,地形起伏不平,平均水深約60米。海峽位于亞熱帶、北熱帶季風氣候區。受黑潮影響,海峽水溫較高,鹽度和透明度較大、風浪較大。
臺灣海峽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漁場之一。鲯、鮪和鯊為這里三大漁產。海峽底部富集油氣資源,還有鈦鐵、磁鐵、金紅石、獨居石和鋯石等礦,品位高,儲量大。
以上關于“全球國際海運八個咽喉要道在哪里?”的知識,小編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了解更多關于物流知識,請隨時關注東鑫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