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鐵路運輸發展的問題
中國鐵路交通運輸行業建設起步并不晚,且近十年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和問題。
一、服務質量
(1)盡管鐵路企業目前的整體服務水平較過去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但鐵路運輸的市場競爭意識還相對淡薄,旅客貨主至上的服務意識并沒有牢固樹立,服務態度生、冷、硬現象尚未杜絕,直接影響到鐵路系統的整體形象。
(2)鐵路服務標準仍未真正體現以人為本、旅客貨主至上原則。
(3)由于體制機制及傳統勢力的影響,鐵路服務人員更多地習慣于傳統的工作方式方法,服務工作不能緊跟鐵路形勢發展的需要,服務手段單一,缺乏創新,全方位綜合服務、個性化服務、增值延伸服務以及多式聯運尚待加強。
(4)管理者不夠重視,職工培訓不足,監督力度不夠。
(5)部分傳統車站設施投人使用時間過長,存在缺陷;一些車站未能考慮綜合運輸設計理念,與其他交通方式銜接不好或離城區過遠,不利于旅客換乘;天橋地道和進出站通道與附近居民流有交叉、三品査堵存在漏洞;站臺過短不方便旅客乘降等。
此外,鐵路客貨運能(特別是春運等季節性運能)仍顯不足,運輸密度大,服務效率偏低、成本偏高,發到時點等出行方案設計欠佳,貨運時效性不強,服務評價體系不健全等都直接影響鐵路服務質量。
二、技術設施
雖然中國自行設計并建設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青藏鐵路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京津城際高速鐵路,但是在鐵路運輸方面的科學技術水平仍落后于其他先進國家。鐵路運輸的復線率和電氣化率的落后尤為明顯。
三、人員結構
當前,我國鐵路基層站段中技術人員數量少、年齡偏大、結構不合理,高中及以下學歷工作人員還占大多數,學歷結構明顯偏低。人員結構問題已成為制約鐵路運輸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障礙。
四、安全管理
隨著鐵路機構改革以及技術、裝備、運營水平的不斷提升,安全管理問題愈發突出,集中體現在:管理干部與從業職工的培訓和繼續教育未能及時跟進,思想素質及安全意識偏低;人員技術知識的更新遠遠落后于技術設備的更新,判斷、處理故障的經驗、能力不足以滿足鐵路運輸的要求;鐵路安全技術設備離真正意義的自動安全監控還有較大差距,列車未能做到出發、加速、定速、減速和定位停車的自動控制,許多情況下還得人工操控,一旦人為疏忽極易發生事故。
五、鐵路融資
目前,我國鐵路面臨負債龐大、資金匱乏兩大資金難題,而融資卻陷人閑境,具體表現
在:投資主體單一,仍以政府投融資模式為主;鐵路融資市場化不足,融資渠道有限。鐵路政企分開的改革剛剛起步,鐵路企業仍然只是名義上的市場主體,不能吸引社會資金、外商資金,導致鐵路缺乏資金來源。根據目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鐵路建設和經營資金來源主要有7個:鐵路建設基金、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國債、市場化融資、發行鐵路債券、利用外資和銀行貸款等,其中最主要的融資方式是建設基金和銀行貸款。
以上關于“我國鐵路運輸發展的問題”的知識,小編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了解更多關于物流知識,請隨時關注東鑫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