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運輸的衡量標準是什么
(1)從全局出發,注重社會整體效益,搞好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協調工作。運輸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交通運輸部門、工業部門、商業部門、物資管理部門和外貿部門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宏觀上衡量合理運輸就要看社會整體的效益,而不是某個部門的收益。
(2)綜合利用各種運輸方式,發揮各自的特點,現代交通運輸業可以分為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管道運輸五種基本的運輸方式。它們各有獨立的技術經濟特征,因而也各有自己的適用范圍。我們應建立運輸業的總體規劃,將運力和運量進行統籌安排,在各運輸方式之間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各種運輸方式之間有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同一項運輸任務可以利用多種運輸方式來完成,關鍵要使它們之間相互協調,以取得最佳經濟效益。
(3)合理運輸的經濟效益要從全局考察,開屐合理運輸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如有的節省費用,有的縮短運輸時間,保證合同如期履行,有的保證了商品質量,等等。但所謂‘‘合理”,是相對而言的。例如選用空運,運輸速度無疑是提高了,但費用卻増大了,棄路從水,本應節省費用,但目前某些地區水運運費反而比鐵路運費高,為了國防或搶險救災,要及時完成任務就不能過多地考慮代價,就得全力以赴,由此可見,衡量合理運輸的標準不宜教條化、公式化,而要根據具體運輸任務的輕重緩急和客觀條件做出周密安排。在宏觀上,要以國民經濟計劃、企業總體計劃的完成情況來考核運輸安排的合理性,而不能就事論事。
(4)合理化的方案要具備充分的可行性,制定任何計劃和考核標準都不能脫離客觀現實,否則就是空話。例如,同一目的港同一合同項下一票大宗貨物,我們當然希望用一條整船拉走,可航運市場上偏巧不能租到足夠噸位的船舶,而合同的交貨期已逼近,這時候我們不能坐等錯過交貨期后的索賠,而應積極選定“次優”方案,如租用兩條小一些的船,或改尋其它的運輸方式,當前有些運輸方案不盡合理,但必須努力創造條件才能改善。最優的運輸方案也是相對的,它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定的時間里和一定的范圍內存在的。隨著時間、地點、范圍的變化,合理的程度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以上關于“合理運輸的衡量標準是什么”的知識,小編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了解更多關于物流知識,請隨時關注東鑫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