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生物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生物變化的微生物包括細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存在非常普遍,它能迅速敗壞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物質,使之成為微生物自身的養料。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廣泛,每1g土壤內含有幾十億個細菌;1cm3市售的牛奶中平均有1000-2000萬個細菌;鮮水果、鮮蔬菜以及魚和肉的表面上也有大量的細菌存在。細菌在合適的外部條件下,每20-30min數量即能增加1倍。
水分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現已查明,干燥的魚、肉、蔬菜、水果等都能進行較長時間的貯存,這就是因為微生物的活動受到抑制的關系。同時還需注意的是,雖然許多微生物在食品進行干制時會死亡,但其中某些微生物則只是暫時停止其生命活動,在條件變得合適時,還能重新進行繁殖。例如傷寒桿菌可耐干燥70d,結核菌可耐干燥90d。
溫度高低對微生物的繁殖也有影響。按微生物適應的溫度范圍不同,可分為好冷性、好中溫性和好熱性三大類。
好冷性微生物能在低溫下發育,其適宜的溫度為4-8°C,也有在0°C及其以下仍能生活的微生物,如某些致病的細菌和霉菌等。
大多數微生物屬于好中溫性,其最合適的溫度范圍是25-40°C。
好熱性微生物能在較高的溫度范圍內(45-60度)生長,個別能在70-75°C下發育。
霉菌和酵母菌最能忍受低溫,細菌對低溫的耐力較差。在培養基凍結后,有部分細菌即行死亡,但很少有全部細菌完
全死亡的情形,因此,一般的凍結食品不能認為是無菌的。
此外,某些化學物質如二氧化碳、臭氧等對微生物有抑制和致死作用;紫外光輻射也能影響細菌的繁殖,從而可以防止微生物對食品的敗壞作用。
以上關于“影響生物變化的因素有哪些?”的知識,小編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了解更多關于物流知識,請隨時關注東鑫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