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聯合申通推出“次日達” “6·18”物流時效大戰升級
5月26日晚8點,隨著天貓“6·18”預售開啟,電商行業的年中促銷大戰拉開序幕。為了此次大促,物流行業再次“卷”起來。
近日,菜鳥聯合申通快遞宣布,啟動全國重點經濟圈物流升級計劃,推出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值得注意的是,該服務除了快之外,還對外宣稱是“經濟型倉配價格”。
此時,物流快遞行業再起波瀾。
圖為某倉儲物流基地內,員工加班加點打包發貨。(圖片由CNSPHOTO提供)
每個包裹配送時間提速8小時
菜鳥聯合申通推出的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最大的優點就是“快”。它打破了以往“從攬收到簽收”的次日達規律,而是實現“從支付到簽收”的真正次日達。
菜鳥集團副總裁、國內供應鏈事業部總經理帥勇表示,當前市場上推出的經濟圈次日達服務,更多的是從攬收到簽收的時間段。而實際上大部分包裹,從消費者下單到快遞攬收,這中間有很大的時間缺口。而且,大部分次日達快遞產品的攬收截止時間是下午4點或6點,很多晚上的訂單因錯過了攬收時間,最快只能第二天攬收,這樣無法做到真正的次日達。
對此,菜鳥和申通聯手打破行業慣例,做出大膽嘗試。據悉,菜鳥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的截單時間延長至夜間10點——多攬收6個小時,這一改變可保證全天九成訂單實現次日達,平均每個包裹的配送時間提速8小時。
次日達服務高時效實現的背后,也是申通全鏈路服務的升級改造。據申通快遞總裁王文彬介紹,申通對次日達的訂單,有特殊的待遇、特殊的操作、特殊的流程、特殊的投入。比如在“攬”的環節,設計專屬面單,系統專門跟蹤保障。在“轉”的環節,專門啟用分撥中心次日達綠色通道,即到即分;搭建專門的干線通道,定時發車。在“派”的環節,安排專屬客服,系統提醒優先派送,而且提供按需配送服務。
快遞時效的提升,除了消費者受益外,商家也能從中獲得實打實的好處。3C數碼配件企業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體驗使用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的商家,該公司物流總監韓勉軍表示,菜鳥和申通的此次服務升級給企業帶來兩個驚喜,一個是帶來銷量的增長,另外一個是時效退款率和時效投訴率明顯下降。“電商退貨對于商家來說,不僅是損失運費,還損失了流量投入。而在我們接入次日達服務后,在蕪湖倉發的次日達率時效退款率下降40%,全年可以節省近百萬元成本。”這個結果,讓韓勉軍很是欣喜。
針對智能倉配次日達的效果,菜鳥也給出一組數據。基于菜鳥華東試點倉群今年4月較2月的對比情況來看,消費者支簽時長(從支付到簽收所需時間)為30.5小時,較市場平均水平的40.5小時快了11小時;同時,商家物流原因退款率下降2/3至1.7‰。
商家用得起的次日達
菜鳥聯合申通此次進行的服務升級,除了快之外,還想做到高性價比。
“我們要做的是經濟型倉配的價格,高品質的次日達服務,是廣大商家用得起的次日達。”帥勇這樣定義此次推出的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
那么,該服務是怎樣在提速的基礎上又做到成本很好把控的呢?
帥勇介紹說,要做到這一點,菜鳥和申通進行了很多基礎設施的投入,第一是硬成本的投入,比如直達干線、分撥中心、倉群的建設。而且菜鳥的倉群和申通的分撥中心盡量靠在一起,縮短距離降低運營成本。第二是加大物流智能化技術和人才的投入。各種倉撥次和分撥撥次的咬合,以及動態直發的實現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在菜鳥和申通背后強大的算法云的支撐下實現的。
“這些投入會在菜鳥和申通內部自行消化,我們也希望這些投入在未來構建物流產品升級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攤薄。所以,我們對商家不會有任何漲價,讓它們用經濟倉的價格,實現智選倉配次日達的產品體驗。”王文彬給商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對于成本,王文彬也有著自己的理解。王文彬表示,做次日達和增值服務,肯定會有成本、會有代價,只看代價大不大,是不是能夠接受。推出次日達服務,企業有各種不同的改變,這個改變有一些成本,但目前看起來這個成本還可控。如果今后把業務做起來,這個成本能夠分攤、攤薄,這就是有價值的。
提升時效,幫助商家節省成本,菜鳥和申通又會獲得什么?
帥勇表示,時效的提升、體驗的提升,能夠給商家帶來銷量的增長,給前臺帶來轉化率的提高,這些方面也能更多地體現服務產品的價值,最終必然會有它的回報路徑。
王文彬坦言,申通進行成本投入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商家愿意使用這項服務,這樣企業可以享受更高的溢價。同時,也希望能夠讓商家和消費者看到,申通具有創造附加值的能力。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助力商家“6·18”大促期間的發貨和消費者體驗的達成,在6月30日之前菜鳥和申通會為商家提供相應的免倉租服務和整個產品價格的優惠。
“卷”是活力的象征
當前,不僅菜鳥和申通致力于物流時效的提升,整個物流快遞行業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卷”。
據悉,今年以來,順豐通過對資源的整合及模式優化,大幅提升了順豐特快產品次日達的履約率,有效提高了“快”的穩定性;同時,還快速拓展了次晨達的城市覆蓋范圍,使異地服務流向增加41%,極大提升了“快”的規模性。
另外,中通還不斷提升自己的時效產品。去年,中通快遞推出即時快遞物流共享平臺——“快弟來了”,聚焦中高端時效件市場。如今,“快弟來了”時效優勢漸顯,推出的國內特快產品可保證跨省最快24小時到達、偏遠線路48小時到達。
近幾年,物流行業在服務時效上的比拼一點也不亞于價格戰。除了次日達外,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還在嘗試推出當天達和半日達,甚至在電商大促時去努力實現分鐘級配送。
對于物流企業在時效服務上的各種比拼、各種“卷”的現象,帥勇有著自己的看法。“不僅是電商物流,包括目前菜鳥在做的2B的物流業務,都在‘卷’,我覺得‘卷’是中國經濟具備活力的一個重要特征。”
帥勇進一步表示,當前物流行業“卷”的方向,是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體驗,降低商家的運營成本,這兩點是非常正確的方向。企業只有不斷提升服務和效率,才能夠有人買單,才能不斷讓自己的服務產品有競爭力。而且也正是因為全行業的努力,才讓中國的物流除了高效外,成本也越來越低。當前,我國整體的物流運營效率和成本、單均成本都很有優勢,這跟我國超大規模的物流體量有很大關系。
以上關于“菜鳥聯合申通推出“次日達” “6·18”物流時效大戰升級”的知識,小編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了解更多關于物流知識,請隨時關注東鑫物流。